2024-02-17 交通运输

  近期,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凭借创新的组织架构先进的技术支撑、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在全国个)两项大奖,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唯一获一等奖地市级综合性监管平台,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唯一同时入选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项目,我市唯一获得一等奖单位唯一入选最佳人气奖的济宁市项目。

  高点定位,构建前瞻性技术支撑智慧监管平台。自2016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度,定调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平台建设科技标准,明白准确地提出省内领先、全国争先的战略部署。市生态环境局高点定位、精心筹划,邀请行业专家,探索未来生态环境监管方向、监管方式和管理体系,积极引进最新技术、最新手段,凝心聚力打造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架构,全方面提升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科技支撑,实现了气、水、危废的精准管控。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发现并闭环处理部门违反导则问题17000多个,企业环保问题18300多个,网格员上报各类环境事件80多万件,搭建的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库已包含各类监测信息1800多万条。通过智慧管控、精准管控推动生态环境监管逐步实现由“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实现执法检查精准化,为精准治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拓深,打造国内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标杆。市生态环境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精研“互联网+环保”技术融合,组织开发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监管应用程序。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组分全面监测、污染来源精准分析、重污染过程预警预报和污染源靶向治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建设南四湖及南四湖及南水北调全链监控预警平台,构建全流域、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立体预警防控体系,实时掌握输水干线水质变动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在危废监管方面,建设了危废监管系统,利用“危废监管”AI智能终端、手机APP、二维码技术,使每一包危废都生成唯一的身份信息,实现了对各企业的产、存、运、处等危废信息全过程、无缝隙的快递式监管。截至目前,建成1个市级综合监管平台,8个部门行业监督管理平台,14个县级综合监管平台和162个乡镇平台。组建了918人的专职环保网格员队伍,建设了10000余个监督、监测站点,实现了在线监测、在线监督、在线管理、在线指挥、分析应用五大功能,实现对全市各类污染源全天候、全覆盖的实时监督监测,为精准治污提供数据支撑。

  高效运转,重塑“监管+执法”一体化作战体系。市生态环境局依托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建立了“三级六长”指挥体系和扁平化”指挥机制,通过确立“三级六长”指挥组织架构、明确指挥架构职责权限、明确问题线索来源、建立扁平化指挥工作机制、“1+2+1”快速反应、每日视频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整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资源,扁平化指挥调度市、县、乡环境监管力量,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现场处置,对环境明显问题实施精准查处、重点打击。2021年以来,依托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78件,处罚8498.37万元,移交行政、刑事案件24件;企业在线数据告警数量同比减少87%;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稳居全省第一名;4个国省控河流断面提类至地表二类水;全市工业公司排放日均值超标数量同比减少62%。全市违法排污行为大幅度减少,企业主体环保责任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争先领先,打造国内一流智慧环保平台二期项目。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将智慧环保平台二期项目纳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重点工作,精心谋划、挂图作战,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以更高质量、更优成效、更新科技成果建设智慧环保平台二期项目,聚力实现问题线索全收录、不正常的情况全预警、多方角色全参与、处置过程全监管、工作质量全检验,逐步提升执法监管效能,推动我市生态环境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更高品质美丽济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聚光科技: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企业工业园区、才智环保渠道等开展事务助力生态归纳监管和环保数字化变革开展

下一篇:环保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