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教育医疗

  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国科学院各项事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其中,科教基础设施经过“启动试点”、“普遍改善”和“重点提高”三个阶段建设,完成了对全院各单位科研、教育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一轮改造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实践,已成为知识创新工程诸多重要成就中的一个亮点,成为支撑全院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

  中科院基本建设局局长孔繁文介绍说,知识创新工程伊始,院党组就给予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明确的定位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并确定了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及目标。同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也给予大力支持,将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支持项目,给予专项重点支持。

  1998年以前,由于建设,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科研与实验用房严重短缺且功能不足,大部分实验室工作条件简陋,科研工作所需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陈旧,研究生教育与生活保障条件严重不足,工作园区环境零乱落后

  “这些都与国立科研机构的地位不相匹配,对吸引优秀人才和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孔繁文表示,当时科教基础设施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中科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创新中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十几年来,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以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服务工作。科研和实验用房紧张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科研实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期间,中科院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研究和新技术基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了学科布局调整。

  同样值得骄傲的是,工作园区的各种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有力支持了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园区环境旧貌换新颜,整洁、幽雅、人文、和谐的园区环境为研究所的创新文化建设、扩大国内外交流、凝聚队伍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科院基本建设的重点之一。”孔繁文补充道,“配套设施齐全的研究实验和生活居住条件,使研究生能够安心学习和工作,保证了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和教育质量较大提高。”

  “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成就,是依靠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这是孔繁文非常强调的一点。

  他说:“全院上下树立了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的正确导向,把项目建设同本单位的科学技术创新需求、队伍培养和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把建设项目当做单位争取国家和院资源的机会,以及领导的政绩工程。”

  尤其,各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建设法人责任制,把建设和使用主体紧密结合,把国家投资的代表和其他投资筹集的主体紧密结合,把建设管理和反腐倡廉的主体紧密结合,保证建设符合国家要求。

  与此同时,各建设单位认真落实了自筹匹配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对于本单位的建设任务,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设法自筹资金,保证建设任务完成。这离不开各建设单位建立的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运行。

  孔繁文称,基本建设战线的同志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情怀和淡定心态,“当看到建设成就能够为山花烂漫的创新成果作出贡献时,他们在丛中笑”。

  的确,在十几年的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中,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化为大楼下的一块块基石、园区中的一株株树木,见证着中国科学院的进步与发展。

  孔繁文坦言,虽然十几年来,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但随着知识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发生重要变化,各研究所已进入更快的发展轨道,需求与建设的矛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非常突出。

  同时,在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如个别园区在制定建设规划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少数单位存在重建设、轻验收的问题,个别项目由于推进力度不够而进展迟缓等。

  “知识创新工程的一期、二期、三期的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完成,创新2020和一三五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二五的任务依然繁重,研究所的需求依然迫切。”孔繁文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组要求,认真解决研究所的建设需求,在工作中精心部署、精心建设、精心管理,使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更好的效益,为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撑条件。”

上一篇:承担任务让人更快成长

下一篇:登陆渠道舰:移动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