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建筑楼宇

  (原标题: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发表最新演讲)

  1月24日,在第17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持续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与协同性,协同各方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李云泽还称:“新形势下,我们将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特别是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势利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以金融强助力经济强,以金融稳助力经济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此外,李云泽还说道,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李云泽表示,“总体来讲,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圆满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

  “从纵向看,这一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高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从横向看,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保持领先。从质量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催生新动能。例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从民生看,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更加鲜明。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0%。”

  而资金量、用电量、客流量以及货运量往往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增长的先兆指标。

  “从资金量看,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信贷继续保持合理较快增长,数字经济、普惠小微以及高科技制造业贷款增速均超过20%。从用电量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领域增速都在14%至18%之间。

  从客流量看,2023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6.8亿人次,全年和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从货运量看,2023年铁路货物发送量39亿吨,快递业务量突破1200亿件大关,均创历史新高。”

  展望2024年,李云泽认为,经济发展固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更应看到,内地经济发展底子厚、经济增长活力足、宏观政策空间大,总体来看,依然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内地经济长期向好、结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我们坚信,内地经济一定能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他说。

  具体到金融领域,李云泽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要素,其中就包括强大的金融监管。

  作为内地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举措,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李云泽称,自成立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改革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努力为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持续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协同各方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他说。

  从20年前四大行股改上市,内地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至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其中银行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保险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当然20年来中国金融业也经受住多次严峻考验,是全球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

  李云泽称:“目前,内地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将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特别是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势利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以金融强助力经济强,以金融稳助力经济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李云泽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时间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内地金融业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陆续出台50余条开放新措施,取消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

  “截至目前,境外24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内地设有机构,境外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已有近半数进入内地。外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金融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李云泽说道。

  李云泽称,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他说。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自由度、金融市场深度、国际化法律环境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李云泽称,下一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方面的双边监管合作,在CEPA框架下不断推进向港澳更高水平开放,全力支持香港发挥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其具体方法:一是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相互连通。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试点,支持更多合格投资者参与,逐步扩大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支持金融机构热情参加沪深港通、债券通等机制安排。研究出台提升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的政策措施。

  “‘跨境理财通’落地两年,粤港澳大湾区参与的个人投资商已突破6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3.2万笔,金额超73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吴燕生于2023年11月中旬表示。

  二是提升内地银行业保险业对港澳的开放水平。支持逐步扩大港澳银行内地分行的经营事物的规模,积极探索研究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等业务。按照内外一致原则,研究降低港澳金融机构参股内地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

  三是支持香港巩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深化内地和香港的绿色金融合作。支持中资保险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巨灾债券,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四是支持中资金融机构扎根服务香港本地市场。支持中资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完善对香港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发挥内外联动优势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绿色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支持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洲金融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绿色助企丨优乐蜂环保用电监控一站式解决方案

下一篇:企业实时公布检验测试的数据 市民上网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