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建筑楼宇

  任城区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施策,突出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强化工业源、生活源和移动源治理,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ECO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充分的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全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区级层面组建专班助推工作落实。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专班、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专班,定期召开牵头部门工作会议,统筹各工作线协同推进,全面发挥生态环境委员会的督政督企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同心戮力向污染宣战。

  二是突出综合施策,职能部门盯紧各重点环节实现对症下药。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开展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入河排污口精准溯源整治。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利用体系,从严监管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稳步提高工业、农业固态废料处置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三是锚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督促企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创新驱动“降碳”,建立优质企业拟培育库,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2家。突出重点“减污”,实施工业公司提标升级,推进玻璃行业、铸造行业升级为清洁能源,构建水泥、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评价体系。绿色产业“扩能”,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开展绿色制造提升行动,以博拉碳材料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建成省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2家。

  一是紧盯助企纾困,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和“助企攀登”。认真听取企业意见,瞄准破解企业未来的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尤其着重关注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污水处理、放射源、粉尘治理、蓄热式焚烧炉等环保设备设施,并根据公司真实的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与11家企业签订《生态环境要素助企攀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是统筹城乡整治,不断的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加快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大力提升环卫、园林等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统筹布局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社区公园、口袋绿地,做好“公园+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生活休闲”等文章,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乐享生活。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因地制宜抓好片区和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攻坚行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坚持倾听民意,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畅通举报途径,有效利用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受理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危害群众健康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噪声废气扰民、黑臭水体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依法查处,严格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工作机制。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实际做到民有呼、我有应、事有办、忧有解。

  一是紧扣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突出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理,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加强河道巡查,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保障河流断面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持续加大对全区涉固废危废企业的排查力度,深入推动环境隐患问题集中整治,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全区颗粒物浓度、大气综合指数、优良率大幅逐年提升改善,国省控断面水质历年稳定达标,入湖河流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危废规范化管理合格率稳定保持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100%,辐射环境安全“零事故”。

  二是深化数字赋能,不断的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建成健全企业用电监控系统、激光雷达污染源扫描等平台。全区智慧环保平台接入智能用电重点监管企业229家,监测点位1418个,接入量全市排名第一。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检查,充分的利用用电监管平台动态监测,精准执法。当企业产污设施和治污设施用电量不匹配、治污设施擅自停运或低负荷运行、重污染应急期间未落实停产限产等应急措施时,系统会推送告警信息,执法人员根据问题线索实现精准执法,大幅度减少了现场执法的频次,提高了执法效率。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差异化监督管理模式,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三是推动改革创新,全力打造工作亮点和先进典型。全省首创基层环境管理所,实行“2+5+10+1”管理模式,推行“七化”管理,以“规范化建设、示范化带动、网格化监管、人性化执法、系统化治理、数字化赋能、现代化提升”为重点,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水平。2023年8月,生态环境执法模式入选全省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揭榜挂帅”试点项目。

上一篇:清研智观 创新引领固废处理新潮流

下一篇:【48812】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渠道